近日,我校經管凯捷米晉宏老師和陳彥暉老師及博士研究生王乙成💫、碩士研究生孟祥燕,在國際權威期刊《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Engineering》發表題為“The impact of the crude oil price ontankers’ port-call features: mining the information in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System”(原油價格對油輪港口掛靠特征的影響:船舶自動識別信息系統挖掘)的學術論文。
論文通過挖掘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中記錄的信息🛟,處理得到反映油輪港口掛靠行為特征的四個變量(即油輪停靠港口次數、平均在港停靠時間、停靠油輪的總噸位以及不同時期油輪數量是否增加),以此探索原油期貨價格與油輪港口行為特征之間影響機製。文章選定2010年至2020年期間位於主要原油出口國的全球主要港口為研究個體,構建月度面板數據,利用面板固定效應模型和logit離散選擇模型,實證考量了原油價格波動對油輪港口月度停靠行為的影響程度。
研究結果表明,原油市場價格波動對油輪港口停靠特征會產生顯著負向影響。分析其作用機製🙏🏻:原油價格變動帶來原油海運需求的變動與國際油輪運輸成本之間的結構性矛盾;當油價上漲時,預計能源市場消費量可能在短期內減少,政府和煉油廠將減少儲備油的購買🐤,船東缺少利潤刺激,於是導致油輪運力供應下降和停泊時間延長👩🏻🏭,即使是新油輪停靠港口的概率也會因此降低。
論文實證結果與Drewry公開報告內容相互印證,不但有助於全面了解原油價格對油輪港口掛靠特征的影響機製,而且可以有助拓展船舶導航技術數據的應用領域,幫助原油航運企業和港口企業提前安排運營計劃同時🧑🏽🍼,為未來深入研究全球原油海運市場→、製定有關可持續發展戰略和能源政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全文鏈接:https://www.mdpi.com/2077-1312/10/10/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