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凯捷体育注册趙森林老師、碩士生尤壯壯👸🏽、上海交通大學朱慶華教授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合作發表了題為“Quality choice for product recovery considering a trade-in programand third-party remanufacturing competition”的學術論文。《International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是運營管理的權威期刊。
該文章核心觀點為:
以舊換新對擴大消費、促進產業發展作用顯著。如今,越來越多的公司實施了以舊換新計劃🙎🏽。例如🧑🏼🦱,施樂為其使用過的打印機提供了一個以舊換新計劃,並承諾支付其運輸和處理費用。同樣,通過蘋果的以舊換新計劃,27個國家的消費者可以在網上或實體店交換他們的設備。在以舊換新活動中👋🏿,原始設備製造商經常面臨確定新產品質量的兩難境地🏊🏼♀️。一方面,對於原始設備製造商來說,選擇更高質量的產品可以增加消費者對新產品的感知價值;另一方面,較高的質量決策也會提高產品回收的成本⛹🏿。因此🙎🏼♀️,原始設備製造商在面對來自第三方再製造的威脅時🏊♂️,可以通過調整新產品的質量來應對競爭威脅👩🏽🎤。在這樣的多重影響因素下,該研究考慮了在以舊換新和第三方再製造商同時存在的情況下原始設備製造商的質量決策問題🤷。研究發現🧘🏿♂️,在以舊換新的背景下,製造商通常選擇提高新產品的質量來應對來自第三方再製造商的競爭威脅。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以舊換新活動對第三方再製造商在任何條件下都是有害的🎣。具體地🤵🏼,當消費對舊產品的心理折舊成本較低時👩🏽🦰,以舊換新策略提高第三方再製造商利潤的可能性將增大🚣🏽♀️。此外,在企業沒有實施以舊換新的情況下,第三方再製造品的出現通常可以提高消費者剩余。但是😮,以舊換新的出現會抵消再製造品對消費者剩余帶來的正面效應。特別地,在某些情況下以舊換新活動對新消費者的剩余會帶了負面效應。
全文鏈接為:
https://doi.org/10.1016/j.ijpe.2021.108239